close

2022.05.30 (Mon.)

我是一個很少感冒的人,就算感冒了也不需要花多少時間就可以復原,可能是身體健康、也可能是還年輕。

不過,從去年中開始發現,同時我也是... 「容易心理感冒的人」,你們會不會納悶「心理感冒」這是什麼意思?也會好奇心理感冒有什麼症狀嗎?

 

在去年中開始,我多方嘗試著要每日閱讀,為了把自己從過多的負面漩渦且使我停滯不前的能量裡,將自己拉出來,我學習更深層面的與自己獨處。

先說我從中學到了什麼,將近一年的與自己獨處,我學會第一件事_「安靜」。

自己很幸運出生在一個大家庭,從小到大身邊的人個個都是大嗓門、外向的我也習慣一直有「聲音」陪伴著我,聒噪的總是想跟朋友、家人分享每日喜怒哀樂。

在獨居的一開始,我很不習慣只有自己的跟3C產品的陪伴,想走出家門去尋找伴、卻忘了自己破圈_已離開舒適圈,最親近且唯一的朋友雖然就住在對面房間,隔了兩道門,我像是被孤立在門內。

我哭了有2個月吧,才習慣一個人入睡、一個人唸書、一個人娛樂、一個人運動。我開始認清「我的世界是安靜的」這件事實,也花了7個月才習慣安靜、愛上安靜。

外面的世界變得安靜了,但我的內心思緒好吵呀!於是,這是我發現的第二件事。

 

千頭萬緒、集思泉湧,爆炸多關於生活安排的想法、成為更好自己的念頭,每天每夜都不眠不休的充斥我的腦袋瓜。

再來,我觀察到....我...為什麼這麼愛分享?

我好喜歡分享Instagram的限時動態、貼文更新最新狀態、更換近照...急著昭告天下,我的所有一切,恨不得「別人」不知道我每分秒在做什麼。

但,這很重要嗎?

我依賴自媒體、以自媒體生活、被自媒體綁架,明明初衷只是想要紀錄自己的日常,為何最終反而被自媒體消費了呢?分享是真的在記錄生活嗎?還是一些零零碎碎、片段為了「炫耀的生活」?

跟風 社群媒體、像「別人」一樣,去過哪間餐廳吃飯、看了熱映中的電影、影集、穿戴流行服飾、消費了高級場所設施?我真的......在享受我的生活嗎?

看到這裡的你們,應該也心有戚戚焉吧,我們都「真傻」,盲目消費、為了顯擺?又或是 曾經你們羨慕過在社群上過的發光發亮的「別人」嗎?

我的內心世界變得喧鬧,我每天睜開眼看到的美好、怪異、驚悚、好笑、驚奇,都嚷嚷著「Po出來吧」,讓別人也看看我眼中的那些,但「別人」真的想看嗎?

過度充斥這些填充訊息、沒有空間再塞下自己的反思、沒時間想自己的興趣、沒腦子想我的技能、沒工夫想我想做什麼,我逐漸失去我最寶貴的聚焦與專注力。

 

有句話是這樣說,「年輕時我們恣意揮灑青春」,我發現且意識到時_自已已經浪費大把時光在...虛擬世界裡,

沒有成長、停滯,傻傻的進入螢幕裡的花花世界、再回過頭來,逝去寶貴的時光流、日復一日,看自己一事無成。

 

後來,我花很大的力氣讓自己從「心」開始,希望找回專注在自己身上的目光,

藉由每天努力感謝擁有的各種人事物、不再過度羨慕「別人」,我開始「羨慕」自己。

羨慕自己有好看的臉龐,再多訓練體態,妳會撤底愛上自己 ; 羨慕自己有超好的家人,永遠支持自己、不離不棄 ; 羨慕自己吃的好、睡得飽,不用擔心國家的存亡問題。

 

逐漸縮小自己的聚焦、定好目標,從專注在自己能做得到的小事上、累積小成就。

我開始學習「掌控自己的人生」,規劃自己自律的表現、多去反芻哪些安排可以更加完善、適度調配玩樂與工作時間。

養成習慣是你不用刻意想起自己得這麼做、費力地放在「代辦事項」,卻已經用身體去記住記憶便執行。

反之,放棄是最簡單,面對這樣沒有毅力、三分鐘熱度、差不多小姐個性的我,根深柢固的舊習才是最大的關卡。

 

然而,對自己過度要求與苛責,讓我幾乎放棄了所有努力與堅持、陷入更深的深淵、藏起自己、逃避現實、否認自己。

連下幾個禮拜的雨、長時間待在家發霉的冒了超多顆香菇 ;

終於看見萬里無雲的晴朗天氣,卻鬱悶的發現自己確診、只能邊插兩管鼻涕衛生紙、邊曬衣服邊哭 ;

準備大半年的重要考照,卻沒有得到自己理想的成績單,懷疑自己是不是白癡......等等,

 

我「感冒」了,頹廢好幾天,任由自己軟爛在沙發上,看無意義的一部又一部影片、原本每天打掃的房間又多幾根落髮、沒整理的床、散落的筆記本、未收拾的食物,

全都一一呈現了我目前的內心狀態_心煩意亂。

腦中排序了一項又一項未完成的代辦事項,我_無視它們、痛苦的、有罪惡感的_繼續我的紙醉金迷?

明明沒有任何生產力,卻每日熬夜至天明,腦子沒有在煩惱什麼,就只是睡不著而已。

被遺忘的NOTION、TO-DO LIST,我連筆都嫌重了。

惡性群環在朋友圈裡無病呻吟,說不出具體是怎麼了,就是悶悶的,像生理期那樣。

日復一日,我活成了自己最討厭的樣子,我知道活在情緒中_不能為自己創造更好的人生、情緒也不能再一昧倒給別人、沒有人需要為妳的情緒負責。

就只能「接受」了。

 

我接受我「感冒」的事實,我接受冒出來小情緒、負面念頭、無處釋放的壓抑,使我重回日記本的懷抱,它是我從小最好的朋友。

不過~我不再漫無目的的抱怨、細數日常煩心事,取而代之的是,我開始當它的朋友~

引導自己寫出感受跟情緒、寫出我的心境,安慰鼓勵自己多麼的不容易,再來告訴自己_我們一起面對、沒有比原地踏步更可怕,快點走出來吧!

接著,我開始「斷捨離」。我不滑手機、不看影集YOUTUBE,我刪除APP_不要聽、不要看、不要想,我淨空自己。

慢慢的整理一個角落,障礙物看不慣、用不到、礙眼的通通果斷都丟掉,我的鬱悶隨著空間變大的房間,撥雲見日般,逐漸晴朗。

再來,我一天只完成一件事,化個淡妝、告訴自己今天是新的一天,我有信心完整我的這一天。

 

這是我完整的從病期到復原的過程,看到這裡的人_是不是覺得妳怎那麼麻煩...對!我就是一個生理狀態時常生病、生病了就十分麻煩的燙手芋角色,

我沒有天生的樂觀,老實說小時候還是悲觀主義者呢~只能靠著這些零零碎碎、拼湊的自我療癒,為自己找回狀態。

為了避免重複多次的「生病」將自己拖垮,我更加注意自己的心理健康...時不時就給自己塞一些心理雞湯,多去不同地方踩點、參與不同運動跟活動。

在真的快生病時,也不要過度斥責自己,慢慢的承認壓力、理解它再來解決壓力。

 

在這一年當中,我首度知道了喧囂精彩生活,學會內外的欣賞安靜與自己獨處。

也漸漸從無聲的自我世界中,覺察了自己原來是容易「生病」的族群。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要取得任何資源都十分容易且快速,但往往也因如此,我們常常忘記靜下心來聽自己心裡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失去自我掌控能力,隨而產生的自我懷疑、挫折感,便一一批露出對生活的不自信,這都是讓我更容易「感冒」的主要原因。

說這麼多了,我希望自身經驗與你們分享後,一起當一個擁有自我覺察能力且身心靈健康的人!最後,不免來一句心靈雞湯吧!

I wake up in pieces, then put myself back together throughout the day. The past is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will take care of itself. The only responsibility you have is to be a better person than yesterday. Putting so much emphasis on who’s number one, or who’s doing what in this age on social media. Who’s getting more likes, all of them don’t matter, all that fades away. The years later who’s gonna car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iqi Dai 的頭像
    Siqi Dai

    Siqi Dai的部落格

    Siqi D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